2024年商务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5-01-10 15:15 来源: 市商务局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 信息索引号
- 014006737/2025-00028
- 发文日期
- 2025-01-10
- 公开日期
- 2025-01-10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商务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主题
- 商贸、海关、旅游--对外经贸合作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规划,统计,经济,管理
- 内容概述
- 2024年以来,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一、2024年商务工作成效
2024年以来,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走深走实。在重要政策措施研发方面。积极参与制定“新春12条”“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0 条”等政策文件,创新推出“外籍人士来锡便利化十项措施”和“支持跨境电商9810‘白名单’企业十项措施”,出台《无锡市招商引资工作指引(暂行)》。在推动政策惠企利民方面。全年兑现各类商务发展资金3.41亿元,惠及企业超2500家。针对百货零售、餐饮、汽车、家电等领域累计发放消费券1.08亿元,撬动消费约62亿元,惠及市民群众30余万人次。全年出口信保承保规模预计突破170亿美元,覆盖企业超4500家,为企业节约保费投入2亿元以上。在示范试点对上争取方面。历史上首次入选全国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载体;在全省率先推出促进以旧换新措施并获得复制推广;在全省首个实现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全域落地,开通全省首条直飞拉美(墨西哥)全货机航线;启用全省首个铁路内外贸一体化海关监管场所(惠山西站物流园)。
1.消费活力持续释放。消费品以旧换新实际使用补贴资金达11.5亿元,占全省比重10.3%,列全省第三,累计带动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家居产品超过135亿元。“太湖购物节”累计开展6场市级重点活动、1200余场消费促进活动,超1万商家参与,活动成效多次被江苏卫视报道。恒隆广场二期、圆融广场、周新里二期、山姆会员店(惠山)等70项促消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3.8亿元(完成率110%)。29家企业获评第二批江苏省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数量全省第一。全市新设各类首店244家(包括全球首店1家、全国首店3家),同比增长51.5%。离境退税商店从5家扩容至30家,数量居全省第二。
2.对外贸易固本拓新。“千企万人海外商洽拓订单”行动累计支持超1500家企业参加164场境外货物贸易展会。第七届进博会意向采购金额13.1亿美元,规模再创新高,位列全省第二。1-11月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64.3亿元,其中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完成2605万元,同比增长7倍。培育形成16个跨境电商产业园,2024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采购、观展人数超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倍。推动10家企业成功获批二手车出口资质。1-11月,全市服务贸易总额87亿美元,同比增长9.4%,3家企业入选国家技术贸易创新示范案例,数量全省第一。
3.双向投资稳定发展。举办全球经贸招商活动311场,日韩新、法比德活动成果丰硕。16家外资企业入选商务部重点外资项目库,25家外资企业入选全省重点外资项目库,4家企业获评省级重点支持的外资研发中心,数量均居全省前列。新获批4家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总数增至54家。无锡高新区成功获评江苏省外资总部集聚区。制造业外资、高技术外资、利润再投资占全市比重(40.4%、47.9%、21.3%)均好于全省平均。新注册落地QFLP项目18个,总数增至46个,累计合同外资规模超53.9亿美元,保持全省首位。1-11月全市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16.8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额12.5亿美元,均位居全省第二。10家企业入围全省本土跨国公司50强,数量居全省第二。
4.开放平台创新提升。积极对上争取设立江苏自贸试验区无锡新片区,得到商务部正面反馈和支持。经开区国考排名大幅提升,锡山、宜兴经开区分别提升3位、46位,惠山经开区在全国首次参加考核排名的13家经开区中位次最高。新获批省级国际合作园区1家[中日(无锡)精密机械产业园],总数增至3家,居全省第一。无锡高新区综保区2023年综合评估重回全国、东部地区双A位次,调规申请报国务院并进入办理程序,江阴综保区脱离“双C”。3家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企业完成12批次进口,列全省第一。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入境检疫改革试点申请、进境水果口岸指定监管场地申建、无锡邮件互换局项目建设等工作稳步推进。
5.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统筹发展安全、开放与安全,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任务要求,对14647家餐饮商户实现全覆盖检查,整改隐患数1243个,整改率100%;商业综合体、商场超市、加油站、废品回收站(点)、报废机动车回收行业等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出台《无锡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细则(试行)》;妥善处理涉家乐福投诉,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成功承办中韩出口管制对口磋商及政企交流活动;推动筹备无锡市“走出去”企业联盟;在省内率先举办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专题培训会。
二、2025年商务工作计划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按照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和市两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攻坚性改革、牵引性举措为突破口,着力激发消费活力,全力稳外贸稳外资,巩固和增强商务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无锡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走在前做示范提供有力支撑。
(一)强化稳增长政策供给。落实好国家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以及省促进服务消费20条、夜经济消费政策等,制定我市相关方案,逐项推动见效,同时,聚焦“小切口”推出一批专项增量政策,大力提振消费、优化投资、稳住外需。加快出台推进数字贸易加快发展若干意见,完善我市外资研发中心政策体系,制定推动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大力培育新增长点。
(二)持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谋划承接国家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用好上级资金,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优化流程、升级举措,进一步带动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消费,推动家装家居消费与住房、养老融合互促。拓展“太湖购物节”四季促消费系列活动影响力和带动作用,营造良好消费氛围,充分展示“美食之都、购物天堂”打造的阶段性成果。促进首店首发经济发展,挖掘“谷子经济”“美丽经济”“它经济”“银发经济”等消费潜力,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深化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示范创建。
(三)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持续推进“千企万人海外商洽拓订单”行动,加力支持企业开拓重点市场和新兴市场。加速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和“独立站+海外仓”布局,认定一批跨境电商产业园和标杆企业,大力引育综合型和专业性跨境电商服务商,支持办好2025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加大对中间品出口支持力度,扩大风电装备、绿色船舶、显示面板等下一个“新三样”出口规模。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争取扩大保税维修试点。
(四)加大引资稳资工作力度。深化全球经贸招商活动,针对世界500强企业、“小而美专而精”企业和存量企业开展“三个敲门行动”。拓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等引资新方式,推动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保障重点项目到资建设,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重点外资项目清单。建立健全外资研发中心和培育库两张清单,支持推动外资企业向管理、研发等高端环节延伸。抓住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机遇,升级外籍人士来锡便利化措施,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五)稳妥有序服务企业“走出去”。研究出台《无锡市关于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组建无锡市“一带一路”服务中心,支持建立“走出去”企业联盟,护航企业“阔步出海”。积极推进中柬合作西港特区2.0升级版建设,引导园区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吸引企业“抱团出海”,助力西港特区产城融合发展。支持西港特区争创商务部“全球发展倡议共同合作示范区”,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建设。
(六)提升开放平台支撑能级。主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学习借鉴上海、北京、苏州等城市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的经验,梳理形成重点任务、对上争取赋权。贯彻落实省开发区改革的实施意见,鼓励引导开发区提升对全市科技创新、开放发展的贡献度。盘活区域保税空间资源,推动无锡高新区综保规划调整落地。提升口岸开放竞争力,全力争取长三角药品一体化通关试点、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入境检疫改革试点落地。
(七)营造安全高效发展环境。聚焦商业场所、餐饮燃气、加油站、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等重点领域,推动安全生产理念和要求进行业规划、进产业政策、进法规标准、进行政许可,全力筑牢商务领域安全生产防线。出台《无锡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细则》,开展立法宣传,推广平台应用,提升预付式消费监管效能。加强中美经贸摩擦研究应对,充实应对措施“工具箱”。加强“走出去”企业人员和项目风险保障,强化对外劳务合作规范管理,防控外部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