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新闻

发布日期:2022-11-16 10:06:08

跨国医疗公司借力聚合效应 积极构建中国生态圈

  跨国医疗公司正在加速实施中国本土化战略。在今年进博会上,史赛克、爱德华生命科学公司、Cordis、因美纳、诺华、诺和诺德等国际巨头企业纷纷宣布与国内创新公司、科研院所和医院等机构加强合作。

  根据毕马威中国在本届进博会展台发布的一份《2022年中国首席执行官展望报告》,大部分企业家对中国市场中长期发展仍抱有信心。毕马威数据显示,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企业未来三年在中国市场仍有较高的增速预期。

  (一)大幅缩短产品研发上市周期

  在医疗器械领域,史赛克在本届进博会上达成了该公司有史以来首个本土合作,公司宣布与医用成像器械行业高新技术公司青岛海泰新光科技公司合作,将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专门的内窥镜摄像系统。

  对于跨国医疗器械公司而言,与本土厂商的合作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极大地缩短产品推向市场的周期。何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双方合作后,产品研发上市周期有望缩短多达30个月的时间,这样可以尽快地惠及更多中国患者。他还介绍称,史赛克每年销售额的7%都用于研发投入。“这相当于在研发上每年投资10亿美元。”何磊说道。

  结构心脏病“鼻祖”爱德华生命科学公司也在本届进博会上宣布与迈瑞推动本土化合作。爱德华拥有血流动力学方面的领先微创技术,与迈瑞合作后,可以便捷地获取中高危心血管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并传输至迈瑞监护仪上,帮助临床医生做诊断治疗。

  血管介入器械制造商Cordis也高度重视中国市场,该公司在心血管介入、脑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等领域提供先进的医疗器械。今年7月刚刚被任命为Cordis亚太区总裁的Bryan Loo上任不到一个月,便将中国作为国际出访首站,带领中国团队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展开密集调研,拜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京安贞、阜外、协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的专家,深入了解中国医疗市场以及中国临床的需求及痛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厂商,美敦力每年进博会都会展示数十项医疗创新成果。近几年来,美敦力开始与中国资本合作,在中国进行风险投资,以加速医疗器械领域数字化生态布局。美敦力的一期风投资金已在中国投了约10家创新公司。

  (二)跨国公司应发挥聚合效应

  西门子医疗、GE医疗等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设备厂商近年来也加大了中国本土化战略,与本土企业和医院积极开展合作。

  GE医疗从GE集团拆分以来,更加重视对中国市场本土化的投入。本届进博会上,GE医疗中国与江苏省药监局审评核查无锡分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加速优化医疗器械审评核查体系。

  本届进博会上,基因检测设备巨头因美纳首次在中国展示了全球最新重磅发布的产品NovaSeq X Plus高通量测序仪。李庆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目前该设备已经有多个中国买家,预计进博会上有望签订超10亿元人民币的订单。

  除了跨国医疗器械设备公司以外,跨国药企也在加深中国布局。例如,诺和诺德在本届进博会上宣布了一项全新的中国投资计划,计划斥资4亿元人民币成立诺和诺德(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主要对其在中国市场生产、贸易、研发等业务引擎实现控股,协同推动全产业链布局再升级。过去5年,诺和诺德宣布的在华投资总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

  为解决中国眼底病患者预约难、流程烦、等待久等问题,诺华在中国的“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基地”应运而生。诺华联合国内多家医院,计划通过2~3年时间,在全国实现上千家基地运营,培训上万名眼科医技护专业人员,惠及中国的百万眼底病患者。(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