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新闻

发布日期:2022-02-09 01:09:53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在全球温室效应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低碳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也面临着“高碳”经济占主导地位、低碳经济制度有待完善等诸多挑战,需要在促进低碳技术发展、营造低碳经济发展氛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加大力度,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一、碳排放快速增长局面得到初步扭转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一度达到70%-80%。虽然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力增强提供了强劲助力,但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由于煤炭资源高耗能、高污染特性,仍是我国减排降耗的重点领域。

  二、碳减排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目前,我国碳减排技术主要包括源头减排技术、过程减排技术和结果减排技术等三大类。源头减排技术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包括风电技术和光伏技术等。清洁煤技术是过程减排技术重点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煤炭洗选、加工、转化、先进燃烧、烟气净化等十四项技术。结果减排技术通过固定二氧化碳达到减排目的,是我国碳减排最常使用的一项技术。植树造林是固定二氧化碳的主要措施之一,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其固定在体内。虽然植树造林周期长,但效益可观。碳转化技术也是结果减排措施之一,其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二氧化碳重新转化成无污染的碳水化合物,但效率较低,目前暂未大范围推广。

  三、低碳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我国大力践行可持续发展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核算制度;在“十三五”规划中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主动控制碳排放,落实减排承诺;新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则更强调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19年并网风电装机容量21005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0468万千瓦。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制定并实施“中国光明工程”计划,利用光伏发电技术解决了偏远地区居民的用电难题。

  在植树造林碳减排方面,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过去10—15年里,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省级森林面积每年增加4万—44万公顷。西南地区的陆地生物圈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碳汇区域,约占中国陆地碳汇的31.5%;东北地区的生物圈则具有季节性,约占4.5%。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企业不仅仅追求自身经济效益,而且承担节能减排责任,抓住低碳经济带来的巨大商机,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投资,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如作为国内大型企业的京东物流承诺在绿色包装、绿色仓储、绿色运输等多个领域采取相应举措,与2019年相比,其2030年碳排放总量将减少50%。